相对于国内其他汽车碰撞测试机构,中保研还是“头铁”的。
2月5日,就在半个汽车行业开始放假时,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以下简称“中保研”),在其官网上正式发布《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规程(2020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项:副驾25%偏置碰撞正式纳入到碰撞评价中,新版规程将于3月31日起正式实施。
新增的碰撞测试全名叫“乘员侧正面25%偏置(又称右侧25%小偏置)”,属于中保研碰撞测试规程中车内成员安全指数范畴,中保研早在2019年6月就完成了国内首次副驾驶侧25%偏置碰撞测试,但当时没有对外公布结果,而2020规程新增的该项,只是选做项,不是必须完成项目。
相信看罢前文,你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当时中保研没有对外公布结果呢?而这个新增项目为啥只是个选做项呢?那得先从个碰撞项目的来历说起。
我们都知道,中保研C-IASI的碰撞测试设计都是参考美国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比如说一战把“神车”帕萨特挑下马,而成名的正侧25%偏置碰撞。而右侧25%小偏置碰撞其实和正侧偏置碰撞原理差不多,只不过相撞的角度不一样,主体从驾驶位换到了副驾位。
诚然,回顾这几次中保研对几批车辆的正侧25%偏置碰撞,除了2019款帕萨特得到P(较差)评分引发轩然大波外,其他车辆的成绩都G(优秀),可以说助推了厂家提高新车的正侧安全性。如果按照对称法则来看,很多人“一厢情愿”地认为,既然参与车辆本身安全防护能力要求都很高,那么左侧碰撞和右侧碰撞的结果会不会一样?
但别忘了这也是某程度的“应试文章”,既然正侧25%偏置碰撞成绩很重要,在消费者端影响很广,那么车企就加强A柱强度方便应考,而有些车型因为本身A柱和防火墙强度不够,便在左侧车头加入吸能盒,让A柱受力减少提升成绩。如此操作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成本考虑,一些车型只在左侧加装,右侧并未加装,这样驾驶员和副驾一侧的“耐撞性”就很大差别了。更细思极恐的问题是,如果驾驶车辆发生意外瞬间,出于保护自己的天性,会下意识让副驾车头一侧偏向危险源,这样副驾乘员的安全更大打折扣。
(2016年IIHS右侧25%小偏置碰撞)
当然茶哥没办法拆车,也不知道多少车型会“区别对待”左右车头,只知道IIHS在2016年出于这样的考虑,给送检的车辆突击测试右侧25%小偏置碰撞,结果让人大跌眼镜:6款在正侧25%偏置碰撞获得“G”评级的热门SUV,都仅为“可接受”甚至“较差”水平。
所以参照IIHS,中保研在2019年就完成了国内首次右侧25%小偏置碰撞,当时测试车型是雪佛兰迈锐宝XL,从流传的视频和图片来看,A柱直接弯了,副驾驶侧的车门也打不开,最后没有公布成绩,但起保护作用的A柱,被撞得是肉眼可见的惨烈。
(迈锐宝XL右侧25%小偏置碰撞)
之后中保研也公开过沃尔沃XC60的右侧25%小偏置碰撞视频,但本次碰撞为演示性质,具体是XC60的什么车型、配置如何及碰撞测试评级均未公布,但从官方照片来看,X60副驾侧A柱没弯、车门没变形,碰撞成绩应该还不错。
(沃尔沃XC60右侧25%小偏置碰撞公开演示试验)
如此一来,中保研要增加“右侧25%小偏置碰撞”的信号也很明显了,相信聪明的车企们,也陆续做好准备。在去年沉寂近半年后,中保研到年底才公布最新2批车型的碰撞测试结果,其中就有2020款帕萨特、广本皓影等两款风口浪尖的车型,当时茶哥也跟大家分析过(点击回顾),但也不能释除市场上对中保研排山倒海的质疑:你沉默了大半年都去干嘛了呀?
2020款帕萨特正面25%偏置碰撞
当然这次新增的“右侧25%小偏置”,能扳回不少好感分,但测试既然重要对消费者又有利,为什么还是“选做项目”呢?这点茶哥认为可以分开看:
第一,受到外部压力,可能源自车企也可能源自其他监测机构。虽然“右侧25%小偏置”是仿效IIHS,中保研之前也非正式测试过,但要纳入已有的碰撞体系,总得慎重且权威,从选做“转正”为必测试项目,可以理解和支持,毕竟在消费阶层前所未有地关注碰撞测试的当下,一点风吹草动便可引发各方口水战,这是想树立权威的中保研不愿看见的。
第二,至于放到“选做项”,会被很多参与车企无视吗?这倒也不会。这次中保研刊发新增规程,进攻姿态十足,明显有“我已搭好台子,欢迎各路英雄前来唱戏”的博弈味道。车企如果选择不,碰撞成绩出炉后第二天,恐怕媒体报道的焦点不是整车的“G”优秀评级,而是“xxx不做“右侧25%小偏置”测试,是心虚吗?”的质疑,这更是车企们不愿看见的。
(2019款帕萨特参与中保研测试)
茶哥之言:
有帕萨特“跌落神坛”的前车之鉴,车企们自然不敢怠慢,“正侧25%偏置碰撞”怎么拿到G级评分的,“右侧25%小偏置”也就能这样拿,无非是A柱和防火墙等成本增加,换来的是市场口碑,为什么不做呢?
诚然,碰撞测试对车企来说无疑是“应试教育”,但这种“应试”正是推动车企关注车辆安全最直接、有效的法宝,这点无论在美国、欧洲或中国都是一样,车辆的整体被动安全水平就在一次次碰撞测试中“成长”,只要碰撞测试的标准走在业界水平的前面,就不会有高中生做小学试题全满分的质疑存在。
想起去年底有声音Diss某车企为了碰撞成绩拿高分,给旗下某车A柱加强很“难看”。是的,这种操作摆上台面解读是鸡贼,但不也是第三方监督机制起到了积极回响吗?虽然对老车主确实不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