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墙、失速、断轴...为什么新造车都特容易“翻
发布时间:2021-02-07
发布时间:2021-02-07
前段时间,杭州的全先生驾驶自己的蔚来ES6,在进入公司停车场驾驶时发现踩下制动踏板,车辆无法实现减速,最后车辆迎面撞上了停车场围墙,墙面被撞塌,ES6车头也被撞的面目全非。
图片来源:杭州交通918
全先生表示,这是因为车辆刹车失灵所致,在事故发生后还一度不敢开车。事后全先生也找来多家媒体,多次要求蔚来售后部门给出合理解释,但每次得到的结论都是车辆刹车没问题,是车主操作失误导致。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全先生知道当时地下车库存在积水,为什么还能把事故归咎于车辆失控呢?难道新能源车型就该躺枪?为什么“失控”的总是新能源车型?下面茶哥就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
可得性偏差,人们很容易被自己看到或听到的东西影响。对于部分新闻媒体而言,传统汽车发生碰撞,见怪不怪,你在城市主干道坐上一天,估计你都能看到好几单交通事故,但这样的题材报道了也没多少人看。而与辅助驾驶系统牢牢捆绑在一起的新能源车型就不一样了,很多媒体同行总想蹭着热度搞个大新闻,“震惊”党再次上线。这样就造成了看新闻的普通老百姓有了可得性偏差,久而久之,车辆失控就变成了新能源车型的专属特性。
从众效应,前几天网上曝光了一段实拍理想ONE“断轴”的视频,该视频很快便在网上传开。奇怪的是,同期的真实图片却一直隐藏在事实背后。大众接受到的信息仅有造谣者传出的断轴信息。造谣带来的影响在快递照片门事件过后,相信大家也已经略懂一二。
但这次理想ONE碰撞的造谣者,究竟人心是坏到什么程度,才能枉顾车辆发生碰撞并无断轴的事实,单方面宣布断轴呢?更可怕的是,直到理想汽车官方辟谣,在从众效应的影响下,断轴仿佛变成了一个事实。那对于那些只看到谣言,未看到辟谣的观众而言,断轴就变成了实锤,这对于汽车主机厂以及消费者都是巨大的损失。
支持选择偏误,当新能源汽车会失控的观点进入大家的大脑后,观点便会在大脑中扎根并不断深化。还记得一年多前比亚迪电动大巴追尾事件吗?由于大家都对公交车司机的驾驶意识比较信赖,在电动大巴上线投入运营之后,电动大巴的追尾事件一曝出,各社交媒体的评论区都会炸开了锅。在支持选择偏误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网友早已先入为主,按电动车失控处理。
但让茶哥吃惊的是,这次的事件又叠加了从众效应的效果。随着事件的发酵,评论区的楼越盖越歪,甚至还有大V站出来认为是大巴失控自动加速导致追尾。在双重效应影响下,评论的舆论方向一面倒地倾向于新能源大巴自动加速导致失控,越来越多人加入“失控”大军,以至于茶哥内心都产生动摇。但理性分析下来,新能源大巴哪怕失控自动加速,驾驶员难道就不会及时刹车?双重影响,确实可怕。
确认偏差,人们倾向于寻找与他们先前持有的信念相一致的信息,甚至还会屏蔽与他们观点不一致的信息。其实上面新能源汽车失控的新闻基本上都被辟谣不少,但相当一部分人群只会认准他们想看的信息,对于后来辟谣的信息避而不见。
再加上一些不良媒体的片面报道下,新能源汽车的形象又进一步恶化。新能源汽车自动加速、失控等观念,进一步加深。等到下一次事件的曝出,大家便会先入为主地将过错归于车辆失控,实在是冤。
茶哥之言:
无论是蔚来撞墙、理想“断轴”还是特斯拉失控,这些带有负面色彩的新闻都能自带主角光环般在网上铺天盖地地传播,当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相当一部分车主以及围观群众便会顺势将责任归于车辆质量问题,而与自身的操作无关。
更可恨的是,到了官方辟谣时,相当一部分媒体又选择了失声,新能源汽车只能默默躺枪。总而言之,目前驾驶辅助系统虽然还有不完美的地方,但发生事故后,大家还是不要上来就喷,多等等事故调查结果。
还有一点,驾驶辅助系统并不是全自动驾驶,如果发生事故,驾驶员依然需要负责。开启辅助驾驶系统后,驾驶员依然需要留意周边路况,如果辅助驾驶系统有危险操作,请马上人工干预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