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乘联会发布最新的销售数据,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117.7万辆,同比受疫情影响最大的2020年2月增长371.9%,但同比2019年2月只增长0.3%,可以说2月市场情况在情理之中,不温不火。
(图片来源:乘联会)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的销量也比1月差不多一半(45.5%)的下跌,但与历年平均水平持平,这主要是受牛年春节较晚的影响。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今年1-2月全国零售333.8万辆,同比增长69.6%,也是乘联会有史以来同期最高增速,当然这数据是在2020年1-2月受疫情最大影响的基础上获得的,而豪华车、合资、自主、新能源汽车等细分市场也有类似情况,考虑到2020年2月车市是断崖式下跌,多参考2019年同比更为客观。
而2月豪华车市场的表现,是所有细分市场里最好的,2月同比增长485%,环比1月下降45%,较2019年2月增长36%,其中BBA当家车型销情依然畅旺。
自主品牌零售销量同比增长376%,环比1月下降45%,相对2019年2月下降6%,零售占有率(38.8%)继续在40%以下,同比微增0.1%。
至于主流合资品牌销售同比增长345%,环比1月下降46%,相对2019年2月下降2%;德系品牌市场占有率24.8%,继续领先,日系(21.8%)紧随其后,而美系市占率达9.8%,日美车系2月同比增长颇凌厉,即便有春节放假的因素,但也以2.9%、1.6%收官。
至于厂家排名上,2月份也不少看头。
当中变化最大的是长安汽车,在零售榜单上一举压过了上汽通用、吉利,跃升到第三位,表现非常强劲,当月自主品牌表现也非常强势,吉利、长城也超过日系合资的表现。如果算批发销量,长安、吉利的表现更加抢眼跃升到二三位置,经销商进车过年的意愿度提高,这是以前很罕见的现象。
(图片来源:乘联会)
2月份长安的“乘风破浪”,很大程度来自大热CS75车系的“爆发”,以往在与哈弗H6对战中,长安CS75都多以微弱差距败下来,比如一月份两者相差4197辆。而2月长安CS75销量达32365辆,以1300多辆的差距反超哈弗H6,要知道后者只有2次没拿到单月SUV销量冠军,这次长安CS75的成功逆袭,象征意义远比现实意义大,1-2月SUV销冠还是哈弗H6。
(SUV 2月销量,图片来源:乘联会)
“一枝独秀不是春”,无论SUV/轿车销冠是谁家,一辆车的称王不足以支撑TOP 15中自主车企2月的强劲表现,吉利博越(SUV第5)、长安CS55(SUV第11)、长安逸动(轿车第9)、吉利帝豪(轿车第11)、宏光MINI(轿车第6)都是品牌冲击榜单的有力支持者。
(轿车2月销量,图片来源:乘联会)
当然,思域、雅阁都没出现在榜上是令人意外的,不过我们所说的日系“弱势”,是相对而言;1-2月TOP 15榜单(特别是轿车)中,合资的地位是相当牢固的。比如轿车里的“两逸一宝”、卡罗拉、速腾每月表现都是很稳妥的,SUV方面,本田CR-V、途观、丰田RAV4、探岳、奇骏每月都在榜单上,相差的只是排名上的差异,也无怪当全新奇骏搭载1.5T三缸发动机的消息出来后,大家一万个问号:安稳日子过腻了,想换种活法吗?
(日产新奇骏工信部申报图)
雷凌、卡罗拉的三缸车型也早于1月进入市场,诚然我们没看到三缸版本所占销量的比例,但以两车1-2月较稳定的表现来看,三缸版既没拖后腿,更不构成增量动力,国内消费者谈三缸色变的定律依然如故。就好像我们谈买菜车思域一样,有多少人会知道它也有1.0T三缸版本呢?以至于新款将会以1.5L四缸发动机代替1.0T。还是那句话,买菜车动力不足可以原谅,但抖就是你不对了。
(轿车1-2月零售销量,图片来源:乘联会)
2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9.7万辆,同比增长675.0%,环比1月下降37.9%,又一次跑赢整体市场。其中“两端畅旺、中间孱弱”的基本态势并没有太大变化,A00级销量3.2万,份额达纯电动市场的39%,B级销量2.9万辆,份额34%,所以最直接表现是宏光MINI和特斯拉Model 3双双入轿车TOP 10。
值得一提的是,1月开启预售,2月乘联会才公布销量的特斯拉Model Y,就已登陆了当月新能源榜的第3位,不过4630辆的成绩倒是让茶哥意外,根据Model Y刚到展厅“千人空巷”围观的状态,单月至少有1万辆的势头,也可能是受新车产能不足的影响,不过比较其他对手,特斯拉坐拥两款热门车,日子算过得相当滋润了。
(新能源汽车2月销量,图片来源:乘联会)
而当月在新能源领域销量破万辆的车企,有上汽通用五菱(2.08万辆)、特斯拉(1.83万辆)、比亚迪(1.02万辆)。至于蔚来、小鹏、理想等一线新造车势力,单车常年能进中下游位置,但总体走量仍不敌传统势力的新能源车型。
在刚结束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今年要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取消对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至于促进新能源车的消费,则没有单独列明,焦点放在了充电桩、换电站和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上。
(图片来源:乘联会)
从政策鼓励、补贴倾斜新能源汽车消费,到解决新能源用车的痛点难点,这里看出中国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意愿越来越高,我们已连续几年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最大市场,去年新能源的涨幅都高于整体车市,市场越大玩家也足够多,今年市场会怎样呢?这里不妨作个小猜测,新能源新车型将更百花齐放,插混、弱混的门槛更低,纯电续航整体向600km迈进,但未来很长一段日子,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构成仍然是“两头高中间低”,而在12-20万最大的选车区间,与燃油车的竞争更白热化。